《道德经-道德本意》第三十一章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下一页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文字版:祥之器”,在此又提到“不祥之器”;意在着重指明,用兵作战乃是万般无奈,实在迫不得已之法,治世者不可本末倒置,以军事力量为强大之本。 
          ㈣恬淡为上,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:以平易自然的心性对待事物为最高原则,获得战争的胜利而不感觉美好,如果感觉美好,是表示乐于杀人。 
          明理,而无欲;无欲,而平易;平易,而恬淡;恬淡,而虚无;虚无,而合道。恬淡虚无之心,是人们通过觉悟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,修心明心达到的精神境界。 
          心乃至善之本,归根复性的圣贤,个个都是无一己之私,大慈大悲的觉悟者,又焉有幸灾乐祸之理。圣人云:“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;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……。” ,又何以杀人取乐! 
          见不幸为快,视死亡而乐,非君子所为。天下一体,万物同根,人惨遭冤屈不幸,天地也会悲哀,六月下雪而心寒;天下战争,人类相残,天地也会哀伤,愁云密布而大地苍凉。 
          正义的战争如同在一个人身上施行手术,无外乎割除毒瘤而已,正常的手术刀割,尚感心痛,又何况挥刀乱屠,手足相残的非正义战争? 
          ㈤夫乐杀人者,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:乐于杀人的人,则无法实现治理天下的心愿。 
          乐于杀人者,无一不是残暴邪恶之徒,必遭天下人的憎恨和唾骂。失民心者,焉能取信于天下;失信于天下,又谈什么治理天下!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声 明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1.以上各篇文章的一切权利保留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2.以上各篇文章仅限于浏览此网站的读者下载和阅读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3.有意转发、转载、翻译以上文章的组织或个人,须经本人同意。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阅读,祝您合家幸福,吉祥如意! 
                 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