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经白话释义》第一篇 第四章 第二节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下一页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文字版:第二节 主失国荒 
          主失位则国荒1,臣失处则令不行,此之谓頖2国㈠。 
          主两则失其明,男女争威3,国有乱兵,此谓亡国㈡。 
          嫡子4父,命5曰上曊6㈢;群臣离志,大臣主,命曰雍7塞㈣。在强国削8,在中国9破,在小国亡㈤。 
          主旨: 
          本节承上一节继续论述,一个国家的君臣,不能失去应有的位置,君臣之间不能僭越。其本质意在告诫人们,无论是君臣还是父子,都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,恪守纲常伦理;如果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和法则,强大的国家就会削弱,中等的国家就会破败,弱小的国家就会灭亡。 
          词义: 
          1荒:荒芜、荒废。 
          2頖:涣散。 
          3威:尊严,威严,权威。 
          4嫡子:正妻生的长子称嫡子。 
          5命:命,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
          6曊:古同“昲”,暴晒,晒干。 
          7雍:雍,塞也;遮蔽,堵塞。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声 明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1.以上各篇文章的一切权利保留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2.以上各篇文章仅限于浏览此网站的读者下载和阅读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3.有意转发、转载、翻译以上文章的组织或个人,须经本人同意。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阅读,祝您合家幸福,吉祥如意! 
                   |